近年来,农田化学除草范围越来越广,除草剂用量有扩大趋势,药害也时有发生。因此如何正确使用除草剂以避免药害,以及发生药害后如何救治已经成为必须重视的问题,下面就药害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作简要总结。
1 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
1.1 使用不当
1)除草剂选择失误。这种情况后果最严重,往往造成绝收。如在玉米上施用精喹禾灵。
2)错误混用。如有机磷杀虫剂与敌稗混用,有机磷杀虫剂与烟嘧磺隆混用等。优势虽然没有混用,但间隔期不够也会造成药害,这种情况较难诊断。
3)用量过大。有些农民随意加大用药量,以致造成作物药害。
4)用药时间不当。很多除草剂都明确规定苗前或苗后施药,若施药时机不对就会产生药害。如苗后使用乙草胺、2.4-D丁酯、扑草净等。
5)使用部位不当。如烟嘧磺隆在玉米超过5片叶时喷雾应该压低喷头、防止喷到苗心;另外除草剂严禁接触种子。
1.2 除草剂挥发或飘移 施用农药时粉粒或雾滴随风散落到其他作物造成药害。如玉米施用2,4-D丁酯,可以随风飘移1000—2000m,造成临近蔬菜、树木产生药害;禾草敌易挥发,可飘移500m以上,造成敏感作物受害。
1.3 药械故障或施药技术不当 用多喷头喷药或喷雾器零件故障以及人为失误,造成重喷、滴液,使作物受害。
1.4 残留药害
1)残留药害。由于长期连续单一使用同一种残留性强的农药,造成土壤残留,当种植敏感作物时,发生药害。
2)二次药害。当季作物施用农药,对下季作物造成的药害。如玉米田使用莠去津,残留期16—18个月,下季种植大豆、油菜等作物就会产生药害;大豆田使用氟乐灵,残留期6—10个月,对下季谷子、玉米有药害;小麦田使用氯磺隆,残效期1年以上,对下季水稻、油菜等有药害。
3)除草剂降解产生有毒物质。如通气不良的水稻田,过量使用禾草丹,形成脱氯杀草丹,造成水稻生长迟缓、矮化。
2 药害防治
2.1 合理使用农药
1)根据作物、杂草的不同情况,选择合适的除草剂。
2)仔细阅读说明,掌握该农药适用作物、稀释倍数、施用时间、使用方法、注意事项等,按照说明精确用药。
3)认真调试施药器械,科学使用;尽量用单喷头喷药;使用灭生性除草剂要 采取保护措施,防止作物受害。
4)尽量减少高残留农药及易飘移农药的使用剂量和次数。
2.2 补救措施
1)清水淋洗。若药害发现较早,应迅速用大量清水喷洒受害作物。多数农药遇碱分解,可在清水中加0.2%碳酸氢钠或0.5%--1%石灰,加快农药分解。
2)追施速效肥料。一般可用1%--2%尿素,或富尔655、绿风95等微肥叶面喷施,5—7天1次,连续使用2—3次,可以增强植物生命活力,促进受害作物尽快恢复。
3)喷施解药。针对不同农药,喷施缓解药害的药剂。如有机磷农药药害,可喷施0.2%硼砂溶液;多效唑过量,可喷施0.05%“九二O”溶液;波尔多液药害,可喷施0.5%石灰水等。
4)加强田间管理。如中耕松土;增施磷、钾肥;去除严重受害部位,防止感染;及时查苗补种等,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减少药害造成的损失。